揭阳代表团的部分省人大代表参加省人代会代表建议“提办对接”现场活动政府“摆摊”促沟通 代表“赶圩”提建议
来源:揭阳人大 发布时间:2025-01-15 14:58 浏览次数:860 【字体:

1月14日下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方厅门外,现场很是热闹。据悉,为进一步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单位与代表的沟通对接,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进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省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门组织代表关注度较高、关系国计民生事业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承办单位,开展代表建议“提办对接”现场活动。



提出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传递着人民呼声、凝聚着人民期盼。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代表提出的建议很及时,对高水平、高质量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宝贵意见


在省交通厅的“摊位”前,带着两张地图前来的揭阳团代表李绪庆尤为引人注目。“希望将汕头至普宁城际铁路项目纳入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五五”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汕头至普宁城际铁路的建设。”李绪庆一边拿着地图,一边与省交通厅工作人员交流。“项目的建成,有助于加快汕揭潮同城化、一体化步伐,促进汕潮揭都市圈沿海发展轴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李绪庆表示。



“您提的建议很及时,对我们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宝贵意见,我们将积极予以研究采纳”,省交通厅工作人员如是说,表示会将建议转交负责铁路建设的业务处室,后续进一步对接。李绪庆说道:“这是我作为人大代表以来,收到的最快的一次回复。” 


与李绪庆同排而坐的还有揭阳团代表何凯枫,此时他正与省卫健委的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下基层从医上岗退费有关规定,2018年至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医疗卫生专业本科学历(学位)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可以逐年退补学杂费。他希望省卫健委继续实施基层从医上岗退费政策,将2021年及以后的毕业生一并纳入下基层从医上岗退费对象,以进一步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交流结束后,何凯枫为这种新形式点赞:“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让我们感受到政府部门对代表建议的重视,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履职热情,让我们服务群众的情怀更加浓厚、工作更加积极主动。”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也是代表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省教育厅设立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气氛十分高涨。揭阳团代表江周敏向工作人员递交了《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江周敏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但调研中发现,我省多个地级市存在教师普遍缺乏人工智能相关的培训、政策支持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建议建立教育、科技、财政等跨部门间的协作机制,推广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我市的省人大代表胡博豪、曾晓东、孙彦翔等也带着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来到现场,努力将揭阳民声民意带进大会。


 33件代表建议,每一件背后都是满满的民意和沉甸甸的责任


近年来,在揭阳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推动下,我市的省人大代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多方意见,了解当前揭阳在高质量发展中存在哪些难点、痛点、堵点,在今年的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33件事关揭阳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


作为十三届、十四届省人大代表,江周敏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更好提出高质量建议”。在他看来,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人大代表履行职务,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方式。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谋事之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直以来,江周敏提出的每一件建议都经过前期大量深入走访调研。像这次他提出的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正是源于在揭阳市、韶关市、梅州市、汕头市、江门市、河源市、潮州市等多个城市开展调研。他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倾听各地516位中小学各个科目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师的意见建议。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要围绕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多与群众坐到一起,多与群众谈心、多向群众请教,真正把接地气、有温度、最鲜活的声音写进代表建议。”来自普宁市梅塘镇大东山村的省人大代表曾晓东道出了代表们的心声,在平时的履职中,我经常走访群众,与群众敞开心扉,唠家长里短,谈发展、谈问题、谈不足、谈做法,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建议。今年他带来了关于推动揭惠至揭普惠高速联络线建设的建议,推动提升普宁东北部镇街至普宁城区、普宁市区至揭阳潮汕机场、普宁市区至揭阳市区的道路通达水平,更好服务120万人口的出行。


“95后”省人大代表、揭阳市民政局社会工作督导办公室督导许丽敏是揭阳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2017年,大学毕业前夕的许丽敏选择到揭阳市惠来县偏远山区的一所学校实习。当时的惠来县是贫困县,她所实习的学校里的学生基本都是留守儿童,让她深受触动,并下定决心选择返乡工作,最终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缺少素质教育的现象,我带领惠来县华湖镇‘双百’社工走进学校、村委、社会组织等未成年人服务机构,调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赋能情况。”许丽敏说,通过链接本地大学生联合会资源,推进“社工+志愿者”行动,引进大学生“造血式”教育赋能项目,以“教育+物质”的帮扶形式,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储备、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调研中她发现,由于救助任务重、财政困难,基层社工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兜底民生服务效能。因此她建议,省财政厅要加大对“双百工程”经费支持力度,增强“双百工程”队伍稳定性与服务效能,为我省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是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重要要求,‘提办对接’是实现‘两个高质量’的关键。”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王东江介绍,在去年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调研过程中,代表们较为集中地反馈沟通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对此,省人大常委会和各承办单位创新机制,首次专门举办“提办对接”现场活动。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总结活动的经验与不足,如会场空间较为局促、参与现场活动的单位数量有待增加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举措,进一步提升活动的质效。